作者|观诸法如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癸三、显差别(分二科)子一、性类差别(分二科)丑一、征
又如经言:善、不善、无记者,彼差别云何?
释遁伦集撰《瑜伽论记》卷第一(之下):「又如经言」下,第六、三性别中,增数以明,唯立三善。无胜义者,说有为故。
「又如经言」,又譬如经上──修多罗里面说,一切法的体性、一切法的类别,有善、不善的差别,「性类差别」就是这样的意思。这一句话就是问,「彼差别云何」?善法、不善法、无记法,它们的差别在哪里?
丑二、释(分三科)寅一、善法(分二科)卯一、别辨增一(分二科)
辰一、辨(分十科)巳一、一种
谓诸善法;或立一种:由无罪义故。
「谓诸善法,或立一种」,究竟怎么叫做善法?善法有很多的种类,或者说只说出来一种善法。
「由无罪义故」,就是若有这样的思想、行为的话,就是没有罪过,这就是善法。善法可以说成两个意思:一个是有功德;一个没有过失,所以叫做「善」。现在只从这一方面说,就是没有过失、没有罪过。就是做这样的事情,心里面有这样的思想的时候,不会受到苦恼。若做恶事,现在就会有罪过,或者受人家的讥嫌;或者受到法律上的责罚;或者将来会有一种苦恼的果报;或者是只是现在有点罪过,将来没有什么罪过;或者现在也没有什么过失、没有什么苦恼,将来不得了;或者现在、将来都是很苦恼,那就是做恶事的一种情形。现在是做了善法,是「无罪」,没有罪的那一方面的事情,使令你清净自在。
韩清净《披寻记》:「由无罪义故者:谓诸善法起现行时,不如烦恼生现法罪、生后法罪、生俱法罪,故名无罪。」
身语意在造作善法,种种善事生起现行时,不会像因烦恼的造作,生现法罪,使现在的生命体有罪过、将来的生命体也会有罪过、现在和来生的生命体都有罪过,所以称作无罪。
延伸阅读: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六:「复次,云何善法?谓若略说,二因缘故,一切善法说名为善:谓自性无倒,亦能对治颠倒法故;及安隐故。所以者何?一切善法,自性无倒于所缘转,又能对治于所缘转颠倒染法;能往善趣,证涅盘故,名为安隐。
与此相违二因缘故,当知不善:谓自性颠倒故,及不安隐。
无记诸法性非颠倒,亦不能治颠倒诸法,性非安隐、非不安隐。」
巳二、二种
或立二种:谓生得善、及方便善。
「或立二种」,「谓生得善、及方便善」。「生得善」怎么讲呢?就是生来就成就了,你生来就成就了,没有经过学习、也没有经过谁来教导你,你自然就欢喜这样。这是因为你前一生、或者前多生,你对于这样的善事,你有深刻的熏习过,你印象特别的深刻、特别的成熟、有力量,所以带到今生来,不需要观察、思惟,自然就欢喜这样子,那叫做「生得善」。
「及方便善」,「方便善」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后来──后来经过自己的学习,或者父母、师长的教导。「方便」,在这里有个智慧的意思,也包括了行动。能够亲近好朋友,『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能够有这样的行动而做种种的善事去利益他人,当然也利益了自己,这叫做「方便善」。
韩清净《披寻记》:「生得善及方便善者:云何生得善?谓即彼诸善法,由先串习故,感得如是报。由此自性,即于是处不由思惟任运乐住。云何方便善?谓依止亲近善丈夫故,听闻正法,如理作意,修习净善法随法行。(如集论二卷八页说)」
什么是生得善?是指信等种种诸善法,由过去生曾串习所以感得这种果报,由此于信进念定慧五善根处,不由加行,不必藉善知识等力量,任运好乐善法,信进念定慧五善根俱任运生起。
什么是方便善?是指依止亲近善知识,听闻佛所说的正法,如佛所说的真理,内心生起如理作意思惟观察,修习清净的善法如出家、念佛、拜佛、坐禅等,及法随法行─涅盘或经律论称为法,随顺涅盘修四念处等三十七菩提分法,或随顺经律论依教奉行称为随法行,这些都属于方便善。如《集论》卷第二所说。
巳三、三种
或立三种:谓自性善、相应善、等起善。
「或立三种」,或者是说有三种善。三种善,「谓自性善、相应善、等起善」这三种。
「自性善」是什么呢?就是它本身就是好的,而不是污染的。就是十一种善法,是十一个善心所。
『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行舍、不害、不放逸』这一共是十一个善心所,这是善法。
「相应善」,「相应善」就是它本身也不是善、也不是恶。它若与善合在一起,它就是善了。那么这指谁说的呢?就指现前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个识。这六个识它本身不是善也不是恶;但是它若与善心所在一起了、相应了,它就是善了。
就像这个人也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但是他若同好人在一起就做好事,所以这叫「相应善」。若是与坏人在一起,那就做恶事了。
「等起善」。从「自性善、相应善」发动出来的善法。譬如说第六意识,它同「自性善」在一起,就是变成「相应善」了。「相应善」,这个第六意识变成善了以后,它又发出来语言、发出来行动,那么语言上的善、行为上的善,就叫做「等起善」。
为什么叫做「等」呢?就是能发起的和所起的是一样的、是相等的。能起也是善,所发起的也是善,叫做「等起善」。这是指语业的善、身业的善,那叫做「等起善」。
韩清净《披寻记》:「自性善相应善等起善者:云何自性善?谓信等十一心所有法。云何相应善?谓彼相应法。云何等起善?谓彼所发身业语业。(如集论二卷八页说)」
什么称作自性善?是指信等十一个善心所有法。什么称作相应善?与善心所相应的心王或其它心所,称为相应善。什么称作等起善?由自性善跟相应善合作起来一起工作的时候,所造的身业语业,称为等起善。如《集论》卷第二所说。
巳四、四种
或立四种:谓顺福分善、顺解脱分善、顺决择分善、及无漏善。
「或立四种」,或者是立成四种善,「谓顺福分善、顺解脱分善、顺决择分善、及无漏善」。
「顺福分善」,思想,身、口的行动,能随顺生起可爱的果报,它是可爱果报的因,所以叫做「福」、叫做「分」。福,就是指果报说,得到的果报令你心情快乐、令你满意,所以叫做福。「分」,是因的意思。那么「顺福分善」,这就是指人间、天上的这些可爱的果报说的。
「顺解脱分善」,是在资粮位里面修涅盘资粮的,这以下就是出世间的善法了。「顺福分善」是有漏的善法,这底下是无漏的善法。解脱是什么呢?解脱是涅盘,解脱是三乘圣人所得的涅盘,没有污染、没有烦恼的系缚,大自在的境界就叫做解脱。「顺解脱分善」,有这样的身、口、意的活动,能够顺于发起涅盘的这种果报,得到这种结果的善法,那就是修学佛法了,这也是通于声闻乘、缘觉乘、一佛乘。但是这个地方,下面有个「顺决择分」,这又把这个范围划得更清楚了,就是在外凡位的时候。外凡位的时候,初来到佛法里面来的时候,修学佛法,栽培的善根将来能令你得涅盘,得到圣人的这种成就。能成就圣人的大解脱的境界,这就叫做「顺解脱分善」,其实还是戒、定、慧。
「顺决择分善」,这就是内凡位的栽培的善法。「决择」是什么呢?「决择」,就是般若的智慧。「决」,是决断、不犹豫、没有疑问。「择」,就是观察,不好的把它不要,好的保留。这是表示用般若的智慧观察诸法实相的时候,远离一切戏论、远离一切执着、远离一切烦恼,主要是远离一切执着。那么这样的般若的智慧,虽然一直到佛才圆满;但是这里主要指初得无生法忍的时候,「决择」。
现在这里说「顺决择分」,学习佛法,能令你得到初果,得无生法忍。那么这就是特别精进的修学戒、定、慧的暖、顶、忍、世第一了。这是指加行位的人所修的善法,所以叫「顺决择分善」。
「顺解脱分善、顺决择分善」这两种善法,这个人虽然是向于圣境、向于清净的菩提;但是现在还是凡夫,只可以说是贤人,还不能说就是无漏。
「及无漏善」,已经得到决择的智慧了,成为圣人以后所修学的善法,无漏的戒、定、慧出现了,那是特别清净的,不是有漏的。这是见道位以上的圣人所修学的善法。那么这加起来,后三种善:「顺解脱分、顺决择分、无漏善」,这是佛法里面所栽培的清净的善法;「顺福分善」是世间的有漏善,加起来这是四种善法。
韩清净《披寻记》:「顺福分善等者:云何顺福分善?谓能引摄生天乐异熟果,及于人中生富贵家。云何顺解脱分善?谓修习涅盘资粮。云何顺决择分善?谓加行位,信等善根顺趣现观入见道故。云何无漏善?谓永断贪欲、永断瞋恚、永断愚痴、永断一切烦恼,及能发起胜品神通等世出世共不共功德。」
什么是顺福分善?是指现在造的善法能引导有情取得生到天上、欲界天或色无色界天快乐异熟果报,及于人中生富贵家。
什么是顺解脱分善?是指修习涅盘资粮,这是资粮位的行者所修与闻、思慧相应的善法。
什么是顺决择分善?是指加行位的行者所修,与修慧相应,随顺趣入现观量证入见道位的善法。
什么是无漏善?是指可以永远断除贪欲、瞋恚、愚痴的种子,永远断除一切烦恼的种子,及能发起殊胜品类的神通,不是一般鬼神的神通,是可以救度众生的神通,善心相应的神通,不是染污心的神通,及能发起共于世间或不共于世间的世出世间的功德。
巳五、五种
或立五种:谓施性善、戒性善、修性善、爱果善、离系果善。
释遁伦集撰《瑜伽论记》卷第一(之下):「爱果善」者,则前施等是有漏者,能感爱果。「离系果善」者,则前无漏施等。「无量善」者,四无量也。
「或立五种」,或者是安立五种善法。「施性善、戒性善、修性善、爱果善、离系果善」这五种。
「施、戒、修」这是一般性的,佛法里边为在家的佛教徒所开示的应该学习的事情。第一个就是「施性」,属于布施这一个性质的善法,就是用自己的智慧、自己的财富,利益别人的心情、同情别人的心情布施给需要的人,应该做这件事。当然这里边主要还是指财富说的,应该破除自己的悭吝心去解决别人的困难,这是「施性善」。
第二是「戒性善」,就是五戒了。五戒是自己不要做恶事,不要做杀、盗、淫、妄,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善法,「戒性善」。
「修性善」分两个意思,第一个解释就是前面「施、戒」所余的、所剩余的一切善法应该去做,是凡利益人的事情应该做。第二个解释就是要静坐,佛在世的时候在家居士也有得圣道的,那么就应该包括在内,也是修四念处了,修四念处就是「修性善」。所以能够得初果、得二果,属于这一类的善法。
这样说「施性善、戒性善」是散乱的善法;「修性善」,是寂静、是禅定的善法,修学这两种善法,能使令自己将来能够得到更高尚的果报。可以看出来展转的不容易修,施性也不是容易修,比较起来还算容易;持戒是难;修就是更难了。所以应该先从容易的开始──施、戒、修,按照这个次第去修。
「爱果善」,其实这个就是包括了前面三个,这是约果报来说。「施、戒、修」是约因说;「爱果善」约果说,就是将来能得到可爱的果报,属于这一类的善法;那么如果做恶事所得果报就是不可爱了。
「离系果善」,前面虽然是善,还没能够远离系缚,还是有贪、瞋、痴的烦恼系缚着。现在是修出世间的善法的时候,能远离内心的烦恼的系缚,就得大自在了。那么这加起来是五种善。
韩清净《披寻记》:「爱果善离系果善者:引摄人天可爱趣生,名爱果善。引摄随顺涅盘清净,名离系果善。」
如果所行的善法能引导取得人天可爱的果报,称为爱果善。所行的善法能得到涅盘的清净,称为离系果善。
巳六、六种
或立六种:谓善色、受、想、行、识及择灭。
善的色、受、想、行、识是五个,加上择灭是六个。这个色、受、想、行、识本身通于善、恶、无记;现在是简别了不是恶、也不是无记,而是属于善良的。那么那就是应该说,由于识里面有智慧的心所,它能够发动自己的色、受、想、行、识去做一切善法,这个时候的色、受、想、行、识就都是善。
「择灭」就是涅盘,由灭得到涅盘的善法。「择」是什么呢?「择」就是智慧,就是佛法中所说的这种智慧,学习这样的智慧,不断的去努力增长,就可以灭除一切烦恼得涅盘了。
《阿毘达磨俱舍论》卷第一上说:「若离择法定无余,能灭诸惑胜方便」。「择」,就是从佛法学习来的智慧,去观察色、受、想、行、识,观察这一念心,观察这一念心、观察这一切法,去见诸法的实相。所以若没有「择法」,那就没有别的办法「能灭诸惑胜方便」,没有别的方便能烦恼的。
韩清净《披寻记》:「善色受想行识及择灭者:有漏五蕴为善所依,是名善色受想行识。无漏五蕴,是名择灭。由慧方便,有漏诸行毕竟不起,性离系故。」
有漏有烦恼的五蕴为善法所依,称为善的色受想行识。当证入无分别智时,根、尘、识、能、所、语言,都不会现起,此时没有烦恼相应的五蕴,称为择灭。由于智慧的方便,有漏的有为法毕竟不再生起,内心远离烦恼的系缚,灭除众苦,称为择灭。
巳七、七种
或立七种:谓念住所摄善、正勤所摄善、神足所摄善、根所摄善、力所摄善、觉支所摄善、道支所摄善。
「或立七种」,或者是成立七种善法。「谓念住所摄善、正勤所摄善、神足所摄善、根所摄善、力所摄善、觉支所摄善、道支所摄善」,这是七个,就是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第一个就是四念住所摄善;第二就是正勤;第三就是四神足──欲、念、进、慧;第四个是「根所摄善」,就是五根;第六个就是「力所摄善」,五力;「觉支所摄善」是七觉支;第八就是八正道,八圣道所摄善。那么这样子来说,三十七道品是出世间的三乘圣法,这是纯是说出世间的善法了。
延伸阅读:
《瑜伽师地论》三十七道品系列合集
1、《瑜伽师地论》四念住系列合集
2、《瑜伽师地论》四正断系列合集
3、《瑜伽师地论》四神足系列合集
4、《瑜伽师地论》五根五力
5、《瑜伽师地论》七觉支
6、《瑜伽师地论》八圣道系列合集
7、《瑜伽师地论》三十七道品系列合集
8、《瑜伽师地论》三十七道品系列合集(玉泉版)
- 喜 欢 作 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