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不断扰乱锂电行业神经。
对于那些因锂盐价格高企而意外走红的锂电替补技术,在锂盐价格急速回落之际,又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资料图】
这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
01
碳酸锂价格加速回落
近期,碳酸锂价格回落预期加速。
目前,碳酸锂价格已经回落至25万元/吨,而去年11月最高曾一度达到60万元/吨。
仅仅数周前,行业还普遍预期20万元/吨是一个阶段性合理水平。一方面“锂矿返利”计划的基准是20万元/吨,另一方面近年新增供给的成本已经提升至20-30万元/吨。欧阳明高院士也表示今后锂价合理水平在20万元/吨左右。
因此,20万元/吨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关口。
但是,从目前需求形势及行业预期来看,碳酸锂价格跌破20万元/吨已是指日可待。
近日,孚能科技董事长就公开表示,碳酸锂实际成本在3万元/吨左右,预计价格还会进一步下降,未来下探到10万元/吨以下也不是不可能。在20万元/吨基础上再腰斩一刀。
锂盐定价机制复杂多元,短期价格并不完全依赖供需结构,就像股票市场定价一样,短期价格可能过度上涨,也可能过度下跌,这也是锂盐价格频繁超预期的主要原因。
02
替补技术或遭遇变数
锂电替补技术,是近年锂盐价格高企衍生的热门话题。
彼时锂盐价格高企,锂电替代技术颇为热闹,资本市场更是推波助澜。
本公众号2022年5月文章《锂价维持高位,替补技术迎来窗口期,传递投资新风向》中,提及了比较流行的锂电替补技术,比如钠离子电池、磷酸锰铁锂、镍锰酸锂、富锂锰基、超高镍三元、液流电池、钠硫电池、超级电容、压缩空气、飞轮储能等等。
其中,钠离子电池颇具代表性。
早在2021年8月,钠离子横空出世的时候,本公众号曾发表《理性看待钠离子电池:是小众而不是主流,是点心而不是主食》,旗帜鲜明地进行了定位:钠离子电池只是补充,不是替代,只是点心,而不是主食,如果把点心当主食吃,就会营养不良。
由于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很不成熟,目前价格仍在0.9-1.0元/Wh,与此前锂盐价格高企时的磷酸铁锂电池价格相当。
对钠离子电池的更多期待在于成本下降。但是,相对于钠离子电池缓慢的成本下降预期,磷酸铁锂电池价格的下降则是必然而且可预期的。除了碳酸锂价格必然大幅回落之外,隔膜和铜箔等材料价格也还有很大下降空间。
碳酸锂价格从60万元/吨下降到20万元/吨,磷酸铁锂电池价格预计回落到0.70元/Wh左右;下降到10万元/吨,磷酸铁锂电池价格预计回落到0.63元/Wh左右。
如果再考虑隔膜和铜箔等原材料的价格回落,以及产能过剩的非理性竞争情况,磷酸铁锂电池价格还会更低。历史上,磷酸铁锂电池的最低报价曾低于0.5元/Wh。
此外,还没考虑全生命周期背景下锂元素的回收价值,以及磷酸铁锂电池更为优异的性能。
如果磷酸铁锂电池价格在1.0元/Wh的时候,钠离子电池都没有竞争力,那么磷酸铁锂电池价格到0.5元/Wh时钠离子电池就更没有价值了。
钠离子电池虽然没有“资源瓶颈”的约束,但是资源稀缺与否都是供需及价格决定的,当锂盐价格廉价的时候很难想象锂盐能够“卡脖子”。
本公众号此前曾戏言,在碳酸锂价格较高的时候,这些替补技术都没有上场机会,那么碳酸锂价格回落之后,这些替补技术就更没有上场机会了。
一语成谶。
03
放低预期,合理定位
钠离子电池只是这些替补技术的典型代表。
碳酸锂价格快速回落,正在扼杀这些替补技术。锂电池本身都面临需求不足,更何况这些替补呢。
对替补技术而言,必须承认锂离子电池的主力地位和周期属性。这些替补技术本身很难对锂电池进行替代,短期不行,中长期变数则更大。
我们此前文章曾经分析,在锂电池价格高位的窗口期,如果替补技术能够从相对优势发展成某个细分领域的绝对优势,就有长期存在价值了。否则,未来一旦锂离子电池价格回落,生存空间就堪忧了。
目前来看,这些替补技术仍然没有形成绝对竞争力,始终处于产业化推广的无限期待当中。
一旦资本市场遇冷,连锁反应将更加突出。
对于替补技术的未来发展,关键还是正视自己的实力,放准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适合场景,不要轻言跟锂电PK,更不要轻言替换锂电,连替补都困难,何言替换。
更多是补充,而不是竞争,更不是替换。
打个比方,“替补”打不了“中超”,也可以打“中甲”甚至“中乙”,当然身价会差很远。
但是,必须正视这个现实。
你不能作为“中超”的替补,以“中甲”甚至“中乙”的水平,去蹭“中超”的身价吧。
当然,还有人会说,类似钠离子电池还可以跟铅酸电池竞争,但其天花板就太低了,甚至低于铅酸,只是这个格局或者结局是否还令人满意。
主力也罢,替补也好,关键还是实力,而不是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