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主动接种疫苗,共享健康生活”。记者从北京市疾控中心获悉,目前本市预防接种门诊超过700家,常规预防接种门诊已达到信息化、规范化建设标准。
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超95%
疫苗接种是防控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通过预防接种,1980年全球消灭天花,目前全球距离彻底消灭脊髓灰质炎仅剩下最后一公里。
(相关资料图)
我国在2000年实现无脊灰目标,2012年消除新生儿破伤风,2014年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降低至0.1%以下,提前实现了世界卫生组织乙肝控制目标。
白喉、百日咳、麻疹、流脑、乙脑等疾病发病水平也已降到历史最低水平。
北京市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水平持续保持在95%以上;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得到持续有效控制:截至2022年,全市连续38年保持无脊灰野病毒病例,连续27年无白喉病例,连续20年无新生儿破伤风病例,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维持在1/10万以下,麻疹报告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狂犬病、乙脑、流脑近年来罕见报告,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水痘等疾病发病率稳步下降。
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有新的疫苗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疫苗接种覆盖面更加广泛,疫苗种类也不断丰富,预防接种不仅为儿童提供全方位保护,同时也为成人、老年人群的健康提供保障,使得疫苗接种带来的红利贯穿整个生命周期,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HPV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等,以及近年来大家熟悉的新冠疫苗,都在保护健康、预防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京扩大免疫规划疫苗能预防18种病
目前,北京市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已经能够预防18种传染性或感染性疾病,2014年率先在全国实施脊髓灰质炎疫苗序贯免疫策略,2018年在既往免费流感疫苗接种工作的基础上,又启动了老年人肺炎球菌疫苗免费接种工作,降低老年人因肺炎链球菌侵袭性感染导致的重症和死亡风险,提升老年人全生命周期生命质量。
2015年出台《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中全程引入商业保险补偿机制的工作方案》,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免疫规划疫苗异常反应保险补偿机制。2018年又在全国率先将非免疫规划疫苗纳入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商业保险补偿,实现了疫苗异常反应保险补偿全覆盖。
2016年全市各预防接种门诊全部配备了医用冰箱和温度监控设备,2019年完成了疫苗冷链设备“全天候、全流程、全覆盖建设”,冷链设备温度监测实现了疫苗出厂、运输过程和配送入库等多环节的全覆盖。2019年全市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全面完成,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疫苗全程追溯的省市。
目前本市预防接种门诊超过700家,类型包括常规免疫预防门诊、狂犬疫苗接种门诊、产科接种门诊、成人接种门诊等不同类型,遍及全市各个区,基本满足广大受种者需求。
全市常规预防接种门诊已达到信息化、规范化建设标准,正在向人性化、智慧化门诊努力,积极向广大居民提供储备充足、种类丰富、规范储运的疫苗,最终达到科学管理、规范实施、优质服务、保障健康的目的。
公众疫苗接种应注意的事项
1、留意疫苗接种相关政策宣传和收集关键信息
如主动浏览各级卫健委、疾控中心等卫生健康官方网站,及时了解疫苗相关知识和接种政策;熟悉辖区内预防接种门诊位置、电话和接种流程,也可以手机下载“首都疫苗服务APP”,查询接种相关信息;牢记自己或孩子下次预约疫苗接种种类和时间,做好及时前往门诊接种疫苗的相关准备。
2、与工作人员充分沟通保障安全接种
在预防接种门诊,应仔细阅读预防接种知情同意书,主动向预防接种服务人员充分告知自己或孩子的健康状态、接种禁忌,以往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
有任何相关问题,可以向预防接种服务人员询问,寻求解答和帮助,以保证安全接种,让疫苗接种发挥最大效果。
3、接种后切勿匆忙离开需按要求留观
接种疫苗后,需要在门诊观察30分钟,确定无异常后再离开。
接种疫苗后留在门诊观察一段时间,一旦出现不适,可以第一时间得到有效、专业的处置,避免和减少更为严重后果的出现。